商丘好人榜-k8凯发

    
k8凯发 区县动态 疫情防控·文明单位在行动 文明村镇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商丘好人榜 文明资料
聚焦 图片新闻 主题活动 文明讲堂 未成年人 志愿通知 我们的节日 文明百科
携手走过58年 他们用行动诠释幸福
责任编辑:  来源:京九晚报  发布时间:2022-05-06

  屈效东潘礼真夫妇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以前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被包办的婚姻大多是不幸福、不和谐的。可是对于78岁的屈效东和76岁的潘礼真来说,一样是包办的婚姻,他们却收获了一生的幸福。1964年,他们在父母的安排下,从素不相识到匆匆组建家庭,至今已携手走过58年的风雨人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两人经历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相互体谅,相互关照,谱写了一曲平凡而优美的生活之歌。

  包办的婚姻也幸福 

  4月25日,记者来到宁陵县阳驿乡焦林坡村的屈效东家。家里只有他们老两口。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虽然有些简陋,但院内干干净净,井然有序。

  老两口都是年过古稀之人,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声如洪钟。说起老两口年轻时的事,屈效东记得非常清楚,他们是1964年1月18日结的婚。婚前他俩不认识,全凭媒人一张嘴,双方父母一手给包办的。

  “我母亲回家连夸这个姑娘一双大眼,脸盘周正,两条长辫子到了膝盖。又说她把一双银手镯都戴在姑娘手脖上了,这媒就算定了。”屈效东幽默地说。

  当年风华正茂的屈效东为了弄清对方有多美,提出早日登记,这下女方的父母没办法了,两人就到人民公社民政所里登了记。两人虽然见面了,但也没多说话,只领了结婚证。

  婚后,屈效东对妻子潘礼真说:“我给你讲讲铁忠玉和江水仙的爱情传奇吧!”屈效东那时候想给刚娶进门的妻子讲述一下自己的苦衷,但又觉得刚结婚讲这个不合适,就说了半截又咽了回去。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经常给我讲故事,我从中收获了很多快乐,也觉得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潘礼真说。

  事业背后有“靠山” 

  屈效东是宁陵县有名的“笔杆子”,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新闻和文学写作,共有上百万字的作品发表。如今虽已年过古稀,但仍然笔耕不辍。

  当我们问起屈效东,这一生你写了这么多文章,还出了书,一个小学毕业生还收了这么多的大中专生当“徒弟”,这些本事你是咋学来的?爱人支持你写作吗?

  屈效东说,他可以说是靠自学成才的。上世纪60年代,他先是跟着省作协会员张诗勤、李青学习,后又跟随时任宁陵县文化馆馆长的张天一学习,再后来就成为省曲协会员。

  “因为写作、外出采访占用了大量时间,我就问她支持不支持我搞创作,妻子说,现在我是全县的‘名人’,支持我,还要我好好干。老伴上过小学,也有文化,很明事理。”屈效东说。

  “我知道不能指望他写作赚钱发家,能把文章写精有人读就行。他是农民作者,农民想的啥、期盼的啥他知道,写出的文章就接地气,因此我支持他,我在背后给他当‘靠山’。我们这些年一直生活得很和谐,没有因为他少干农活吵过架。”妻子潘礼真说。

  屈效东说,他虽然学历不高,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从而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1991年,他写的《一场对台戏》被全国农民报协会评为好新闻一等奖。1994年他写的文章《“大哥”悄悄访“二哥”》被全国农民报协会首届《大地之光》征文评为二等奖首篇,还去了北京开会领奖。

  “去北京领奖那一回让我犯愁了,他一贯艰苦朴素,身上没件好衣裳,脚上常穿粗布鞋。我为了当好贤内助、好‘靠山’,决定去县城为他买双皮鞋。皮鞋花120元买回来了,我却挨了他的吵,他说他早就在《河南日报》发表过《不会打扮自己》的文章,难道赴京还要打扮吗?我心里暗暗嘀咕,真是个土包子。”潘礼真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老来方知日子甜 

  屈效东1996年被县政协推选为委员,以后又成了政协常委,并负责县政协文化组的工作和新闻报道工作。2007年开始,连续三届被推选为市政协委员。1998年10月,他还在省政协召开的新闻表先会上做了《乐为百姓鼓与呼》的发言,2009年被省政协推荐为全国模范政协委员及全国政协文史类文史资料研究员。

  2012年,68岁的屈效东退出政协后,阳驿乡党委书记带人来访,让他担任乡里的党报通讯员,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给我带来的福”。

  当记者让老两口说说他们最开心的事情时,屈效东抢先说:“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焦作工作,如今有很多发明专利,而且推向了市场。”他的孙子、孙女、外孙都在外地上学,学习成绩都很优异。老两口高兴地说,看着儿孙个个有出息,他们打心眼里高兴,“社会真的越来越好了,我们的晚年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了”。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明简报
文明资料
中国文明网联盟
商丘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文明商丘 承办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