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尊德门业每年让吾元村脱贫户人均增收3.5万元以上。高会鹏 摄
吾元村通过政府项目扶持资金,鼓励村民发展葡萄大棚种植,让贫困户增收脱贫。 高会鹏 摄
8月17日,宁陵县逻岗镇吾元村的扶贫车间内,吕金胜手中的焊枪闪着焊花,几分钟后,在他娴熟的操作下,一个门框焊接完成。
车间内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切割钢板的声音,生产设备的轰隆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犹如一首火热的劳动交响曲。
“俺家到这儿二三里地远,骑电动车几分钟就到了。”来扶贫车间打工前,45岁的吾元村村民吕金胜常年奔波在外,提起之前的日子,他就感到憋屈,“钱没挣到不说,老人和孩子也照顾不了,还落个贫困户的称号。”
2017年,逻岗镇通过招商引资,来自浙江的客商在吾元村投资成立了金尊德门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亿元,主要生产防盗门和复合门等。同年8月,一期占地15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投入使用,成为逻岗镇重要的扶贫基地之一。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吕金胜懂电焊技术,成为扶贫车间工人后,凭借自己的勤奋,平均每个月都能拿5000多块钱的工资。
“能挣钱,还能照顾家,真带劲儿。”脱贫了,吕金胜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村民韩红丽也是扶贫车间的工人,负责冲孔机,活不重,“一天干8个小时,中午还管一顿饭,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
未脱贫前,韩红丽一家人的花销主要靠丈夫一个人在外打工维系,“老人年纪大,孩子年龄小,我还要种地,根本出不去。”
“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俺也成了‘上班族’,农忙的时候能请假,挣钱顾家两不误,这样的好事儿落在了俺头上。”韩红丽笑容灿烂,“现在的日子过得真好!”
吾元村占地150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也是我市最大的扶贫车间,带贫增收成效显著。
“我们的产品以私人订制为主,产品远销陕西、山西、湖北、安徽等地,目前有100多名工人,其中脱贫户30多名,以吾元村及周边村的村民为主。”金尊德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夏永中说,“脱贫户年人均增收35000元以上,我们每年发工资都在400万元以上,每年发给脱贫户的工资都超过100万元。”
距金尊德门业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不远,是吾元村的另一个扶贫车间,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逻岗镇润达家具加工厂。
“去年一年,我光工人工资就发了70多万元。”家具厂负责人李德亮两年前回村投资建厂,年产值300多万元,目前厂里有20多名工人,“脱贫户占一半左右,普通工人的工资每个月有2000多块钱,技术工工资更高。”
不同的扶贫车间,却能看到同样的幸福笑容。
脱贫户常新社和李鲜花夫妇一个是技术工,一个是普通工。
“我一个月六七千块钱,俺媳妇一个月2000多块钱。”常新社手脚麻利,“俺两口一年能挣十来万块钱,除了吃花,还能落几万块钱。”
除扶贫车间外,养殖和种植也是吾元村带贫增收的途径。
2016年,村民吕后生领到4只“扶贫羊”,通过养殖增收,第二年他便脱贫了。如今,吕后生家的羊繁殖到了30多只。去年,老两口的年人均收入达到14000元。
“我们村的扶贫养牛场,承包户每年向村集体交7万块钱,同时带动了脱贫户增收。”吾元村村支书吕占斌说,加上光伏发电的效益,吾元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5万元左右,用于脱贫户分红和公益岗位工资发放等。
吾元村的花生种植面积近2000亩。村民吕和军拔起两簇花生秧,犹如铃铛串似的花生在眼前晃动,颗粒饱满,“看长势一亩地能产800多斤,我种了十几亩麦茬花生,按一斤3块钱算,这一季能挣2万多块钱。”
吾元村是沙土地,花生品质好,不愁卖。即便是花生秧都是抢手货,可直接卖钱,不卖的话,养殖户负责收花生,花生秧顶工钱。
“近年来,吾元村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村民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吕俊海是宁陵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驻吾元村第一书记,自2015年起,他们单位派驻了25人的帮扶工作队到吾元村,“以前吾元村没有通村道路,现在村村通、户户通,本村还实现了通客运班车,花3块钱就能坐到宁陵县城。”
相关链接
吾元村村情
吾元村位于宁陵县逻岗镇东南,有吾元、徐庄、大郭庄、水庄、白楼5个自然村,485户1855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7户338人,已脱贫155户334人,还有2户4人未脱贫(政府兜底),贫困发生率0.2%。全村耕地面积2323亩,种植业以大蒜、冬桃、花生、葡萄为主,养殖业以牛、羊为主。全村党员39人。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村硬化道路8公里,实现通客运班车;全村实现自来水、农电、网络和电视户户通;2017年投资50余万元,新建1600平方米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文体广场、文化大舞台、体育设施、卫生室等配套齐全;建设公厕1个,安装路灯120盏;养殖场、扶贫车间和光伏发电等项目,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