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k8凯发

商丘市“弘扬节日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主题征文一等奖作品展播
责任编辑:  来源:商丘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3-12-05
   

《撒满爱的汤圆》

  商丘市文化路小学六(4)班 杨晨  辅导老师:王征

  元宵节,一个充满了团圆与美的节日,张灯结彩的大街小巷上,孩子们提着忽明忽暗的花灯,借着藏在云中的点点星光,欢快地跑着,叫着……使元宵节又添加一笔暖意与温馨。我喜欢过元宵节。

  大街小巷,悬在细绳上的薄纸,上面用粗粗的笔写着大气的灯谜,孩童一手抓着晶莹剔透的糖葫芦,一个手挠着头,个个嘟嘟着嘴,瞪大了眼睛,呲牙咧嘴,走在街角的大人端着热茶,眼角向上翘着,一脸幸福沉醉的模样。

  但是,对于前两样,我早已过了那热情劲头,只有元宵的汤圆能让人一饱口福了。

  糯而不黏的皮,香面不腻的馅料,更令人回味的是其中滴入了我的一滴汗,沾满了我的期待。

  揉面团,白白的面团加进了水,变的胶子,我一边将面团揉的均匀,一边又想着玩,我不时掐出几个小面人,又将它们揉回一个又一个宛如石子的面团,乐此不疲。

  看着我揉好的面团包着黑漆如墨的芝麻馅丢进了锅往上冒着袅袅轻烟,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不出多时,芝麻汤圆被勺子轻轻的捞了上来,和着水泽,看起来犹如玉般晶莹剔透,淡淡的黄酒香从瓷碗里飘出,一股酸爽之意贯穿全身,神清气爽。我毫不犹豫的扶起倚在碗边的瓷勺,舀起一粒汤圆,柔光斜斜的照在汤圆上,汤圆柔韧的糯米皮仿佛在轻微的抖动,似想拌落这白如鹅毛,薄如砂纸的外衣,而将黑色的本质,倾泻出来。

  我伸出舌头,触了触糯米皮,它拌的更历害了,似在极力催促我赶紧将它吞食入腹,我也不客气,将微热的糯米皮咬破,黑漆亮丽的芝麻陷就跑了出来,我吐了吐舌头,香香的陷使我的舌尖宛遭电击!黑芝麻陷料格外的烫,倒是所料不及。那包裹着汤圆缓缓往上冒的白烟应该是从皮内往外冒的吧!虽说被“电”了一下,但依旧弥漫了满嘴的香甜。

  我毫不停息的吞了四五个如小雪球大小的汤圆,在尽尝美好的同时,却发现母亲碗里的汤圆跟的不同数,碗沿倚着一根瓷勺,似没动过一般。

  “妈!”我有些装着恼怒的说,“怎么吃这么少了!”

  “啊,我刚吃过,刚吃过。”母亲笑着,含糊的敷衍道,满足的看我的吃相。

  “多吃点!”我舀出出粒仍飘着白气的汤圆,不由分说的倒进她的碗里,“今天是元宵节你必须多吃。”我用一种义不容推辞的语气搬出了这道“不成文”的法律。

  “你多吃点,你今天出力最多……”母亲劝着我,脸上又露出那惯有的笑容。

  我皱着眉,一边瞅着母亲额上的泌出的豆大的汗珠,一边听着耳边母亲的絮絮叨叨,心中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我低下了头——为了不让母亲瞅见我微红的眼睛。

  “叮!”我的碗没来由的一响,唤回了正在神游的我,两根瓷勺在我的碗里安静的躺着,只是靠左的那根缓缓的收走了,留下了三粒汤圆。

  “好了。我吃饱了,你慢慢吃啊!”母亲尚未等神游的我反应过来便晃进了厨房,我低下头,缓缓舀起了母亲留下的三粒汤圆,放进了嘴里。

  这时,我不仅尝到了节日的味道,更品尝到了环绕着这三粒汤圆的丝丝爱的味道,犹如烫到我舌尖的芝麻馅,只不过,这次是牢牢的系在我的心弦上,滚烫、火热、难忘。

  《忆元宵》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三(45)班   王猛  辅导老师:杨曙光

  “冰糖葫芦……----,又酸又甜----”这是我儿时最希望听到的吆喝声。它那平平仄仄的单调,如性感女郎的丰腴的嘴唇,让人听后口水直流三千尺。那盛大热闹的节日也就伴着平仄的单调,深深刻在我的脑海。

  那是儿时的故乡的元宵节。元宵节好像是专为孩子们设的节目,那日,本就狭小的巷道中塞满了穿得红红绿绿的小孩,我也是“孩流”中的一员。大家向桥头跑去,那里聚集了各式各样的小吃。诱人的香味像无形的手将长长的一串孩子拉到了那迷人的胜地。孩子们一到,小贩们立刻吆喝开了:“香喷喷的牛肉丸子哟,解馋又挡饱哟!”……红红绿绿的孩子们好似天女散花,频频散开,而后放口大吃,孩子们吃那热腾腾的面条,真吃的满脸流油,好不开心。吃过大餐后,孩子们便玩开了,每条巷子都是玩着各种花样游戏的场地,孩子们摔着响炮,抽着陀螺,踢着毽子,跳着皮筋,笑声竟引来了大人们的加入,到处是欢声笑语,其乐无穷。无宵节当然少不了闹花灯。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们就等不及地点上自己的由爷爷奶奶糊起的花灯,到处炫耀。小巷里处处都是做成动物外形的花灯,像是动物的聚会,当然大多是做成兔子形的,偶尔也会有冰灯,那是父母拾的最大的冰花,花上一天的时间磨成的。那灯晶莹透亮,是最漂亮的。可别以为夜晚只有花灯,还有重头戏火龙。大人们串成一排顶着条“龙”,龙珠是火球,龙腾虎跃,活灵活现,真是好看。儿时的元宵节多么开心啊!

  然而现在,故乡飞也似的发展,望不见狭小巷道,听不见催人口水的吆喝声。又到了元宵节又回到了故乡,本来兴奋的心立刻于下车的瞬间凉了半截。故乡只是一片冷清,沉静的小路零星地点缀着些人影,看不见花花绿绿的小孩,闻不到诱人的香味,冷冷清清,戚戚惨惨。妈妈说,晚上会有龙灯。我等在凄黑的巷道上,隐约间看到了一团火球,然后听见一阵敲敲打打,真的是那龙珠的火光,可在寂静的巷道里,扎得我两眼难受。元宵节?这就是元宵节?

  我疑惑,我们自己的节日,为何渐渐颓废,取而代之的是毫无瓜葛的洋节,我们嗅不到自己节日的气息,满眼塞进的都是“marry christmas!。多么渴望那质朴的民风,渴望自己节日的复苏啊!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返璞归真,追回自己的节日,重建自己的节日文件!

  《走进春节》

  商丘市第六中学93)班 王梓铭  辅导老师:王春英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古老的节日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快乐幸福,逐渐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这些节日文化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依照中国的农历记录的。新年的第一个节日是春节,这是我国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过春节,不管是官员还是平民,也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春节就是正月初一,也是新年的第一天。过春年俗称过年。

  在每年腊月中旬,人们已经在为过年做准备。首先在我国的北方农村,家家户户开始蒸馒头,一般要蒸很多锅馒头,足够吃一个月左右。过年蒸锅的馒头有很多的讲究,要挑选最上等的小麦面粉,馒头里面要包上用红豆,红薯做成的馅,就像我们平时吃的豆沙包。有的是在馒头里面包上一颗大红枣。因为蒸的馒头数量多,一两个人忙不过来,所以一般会请几个邻居来帮忙。大家说着笑着用一上午的时间就把馒头蒸好了。把馒头蒸好了,把馒头放到锅里蒸熟出锅的时候,要放一挂鞭炮。听到鞭炮声,仿佛就听见春节的脚步声。

  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都要到集市上去购买年货,整个集市人来人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家家户户赶集的次数也都越来越多。这时候学生们都放了寒假,走起来去购买年货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很多孩子又蹦又跳地跟在大人的后边。集市上卖童装的生意非常好,每个孩子在过年前,爸爸妈妈一定会给他们买一身最漂亮的新衣服。买好的新衣服要存放在衣柜里,等春节那天才能穿上。家庭主妇们会买新衣服,新的床单,新的茶具,桌布等。总而言之,过年的穿的用的都要焕然一新。当然,人们还要买很多的鸡鸭鱼肉和走亲访友要拿的礼物。

  在过年前,很多人家要炸丸子,蒸鱼煮肉。能吃上许许多多好吃的食物,这也是许多年前孩子们盼望过年的原因吧。

  到了除夕,最热闹。人们把该准备的年货都买齐了。除夕又称三十,是旧年的最后一天。在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要做清洁大扫除,把室内室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庭院里扫的一尘不染。妈妈和奶奶都忙着包饺子,不仅要包够晚上年夜饭吃的,还要包够春节那天早上吃的。爸爸和孩子们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家家户户都在这天贴上了春联,喜庆欢乐和在空气中酝酿着,我们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这种喜庆。在这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要祭祖。拿着供品拿着纸钱到祖先的坟地去祭奠。先要摆上供品,然后要焚烧纸钱。祝愿先人们在地下也能过的富足安心。

  除夕之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边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把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改在饭店里吃了。在除夕还有守岁的习惯,大家都不睡觉,一直等到春节零点的钟声敲响。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整个夜空会响起震耳的鞭炮声,一直持续到春节的早晨。

  春节的第一顿饭一定是饺子,从零点开始就可以下饺子,一直可延续到早晨。在下饺子的时候,一定要放鞭炮。春节,吃完第一顿饺子,天亮后,天大明后,大人孩子都穿上新衣服去给长辈拜年。拜年时,长辈会发给孩子们压岁钱。

  过了春节这一天,从初二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无宵节,都是人们互相串亲访友的日子。此时我们这里还有盛大的火神台庙会,庙会上熙熙攘攘,非常热闹。庙会一直到二月初三才结束。

  到了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五,新春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会在这天吃汤圆,晚上燃放烟花爆竹,比过春节还要热闹。元宵节过完,春节才正式落下帷幕。

  春节伴随着每一个中国人,从出生一直到长大,春节沉淀在每一个人的记忆里。春节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家的日子,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春节浸润着每个人的生命。我爱春节,希望每个中国人不管身在何方,都不要忘记过春节时回家。

  《凉透的饺子》

  商丘市实验中学高一(12)班 许薇  辅导教师:周淑萍

  门前的雪已经被扫干净,推开新贴着门神的木门,随着“吱”一声,门开了。院子里聚集了很多亲人。

  这里是我爷爷家。这么多人里,唯有那头发已花白的两个老人最为显眼,他们一见我便喜极而泣。母亲将我推上前让我叫爷爷奶奶。我喏喏的叫了声:“爷爷,奶奶。”奶奶慢慢的蹲下,一把将我抱住,说道:“六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粗糙的手轻轻地摸着我的脸,虽然动作很轻,但加上刺骨的寒风,很是疼,奶奶见我有些异样,便立马停下了动作,双手撑着膝盖站了起来,爷爷用发闷的声音招呼大家都回屋吧。一行人拥拥挤挤的进了正屋,屋子不大,却足足装了十多个人,屋里很干净,处处洋溢着春节的气息,女人们在说话,男人们在递烟,呛鼻的烟味使我连连咳嗽,我捂着鼻子跑了出去。刚出门就看见一对慌慌张张的老人,虽然空气里冒着冷气,但他们却满头大汗,通红的脸上遮掩不住笑意,他们停在门前,拍打拍打一路上的尘土,将手里的提篮打开看了看,笑了笑,刚一抬头,就吓了一跳,“谁家的娃,站在那里干啥子。”被她这么一呵斥,我一下跑进屋了。

  不一会儿,门“吱”一声开了,爷爷见状,忙起身握住那对我在门口碰见的老人们的手,连连说到:“亲家来了!”奶奶也激动的说到:“亲家,快坐快坐,我给你们倒热茶去!”可是那对老人四处张望,一直不停的问:“我外孙女呢?”母亲应到:“妈,在这呢!”母亲一边说一边将躲在墙角的我拽了出来,“快,叫姥姥姥爷。”我退了几步,愣是没叫,姥姥惊讶到:“咦,是你这娃,几年不见,长这么高,哎哟,真叫人想。”说完便想抱我,我又退了几步,姥姥见势便不抱了,抹了抹泪,便随家里的女人们炸鱼鸡块,包糖包,做馍去了。

  到了七点,长辈们将小孩全叫到了正屋,两对老人手里拿了十多封红包,孩子们机灵的上前拜年,两对老人纷纷给了他们红包,我呆呆的站着,不知所措,两对老人见我这样,便走了上来,母亲朝我使了眼色,我红着脸说了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新年好!”他们挨个摸着我的头,将红包塞进我手里,我笑了笑便跑开了。现在已经快八点了,家里人围在一台小电视前,包括我,爷爷用苍老的手,打开了家里唯一一台黑白电视,换台到了中央一台,我看到这里笑了起来,这时姥姥说道:“这娃,见电视亲,见到家里人就不亲哩。”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在睡意朦胧时被嘈杂的说话声和炮响声彻底的吵醒,我不耐烦的起床了,这时候已经快十二点了,我慢慢地走向正屋,院子里女人们都在忙碌着,男人们也在打下手,院子里多了三个方桌,桌子上已经摆满了菜,用富有乡情味的盘子装着,不一会儿,奶奶便吆喝道:“都坐好吧,开饭了!”不一会儿,三个方桌挤满了人,我便走到妈妈身边,坐到了她怀里,大姑们将饺子一人一盘的端上来,我也分到一盘哩!待饺子上完以后,便开吃了,两对老人一直往我碗里夹菜,一边夹着和父母说话,一边笑着看我,我只顾吃了,现在想起来那桌菜,唯有那盘饺子回味无穷……

  年过完之后,我便随父母离开了老家了。只记得,那满是积雪的路上,布满了脚印,雪被踩的咯咯响,泪子不觉从眼角落下,滴入雪里,雪被滴出许多小孔,很是心寒,喜庆的气息还弥漫在空气里,但那不舍的哭声久久在耳畔回荡。

  一晃八年过去了,姥姥和爷爷相继过逝,这一年我决定回家乡了,那年是二零一二年,路上充满了悲伤,树枝上的银雪摇摇欲坠,寒风透心凉,这一天没有太阳,是个阴天……

  年还是那个年,少了那年姥姥的谈笑声,也少了爷爷沉重的说话声,今年的年着实冷清,方桌上的饺子早没了热气,冷冷的散发着凉气,对着那盘凉透的饺子,我无声的哭了……

  《金秋月更圆》

  民权县民族学校七(6)班 李宜珊  辅导教师:王凤丽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爸妈像往常一样,在院子的大槐树下张罗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我嗅着香味放眼望去,哇!有红烧鱼、清蒸螃蟹、水煮大虾……

  随着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悄然升起,皎洁的月光洒在乡村公路上宛如一条银蛇在翩翩起舞,洒在一排排社区楼房顶,显得更加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看着月亮,我的心早已飞向了那神秘的月宫,去寻找童年梦里的嫦娥与玉兔。

  今晚的月亮显得格外的圆,分外的亮。我的心也随之开朗,正在展开无限的遐想之时,“小时,快去村东头叫李奶奶来吃晚饭,带上一斤好月饼,早去早回,别等菜凉了。”这时我才发现饭桌上比平时多摆了两双筷子。

  我拿着月饼一路小跑,调皮的月亮一会儿躲进了树林里;一会儿藏到楼房后面。说起李奶奶,她真够可怜的,老伴早逝,如今年过古稀,身体还算硬朗,可是还要侍候上小学的孙子的起居。因为,儿子南下融入了打工的浪潮,今年中秋节没有回家。

  转眼到了李奶奶家,我气喘吁吁边敲门边喊:“李奶奶开门,冬冬开门,我是小明,我给你们送月饼来了。”门开了,冬冬站在门旁,用惊讶的眼神望着我说:“小明哥,你来了。”“哦,快收拾一下,叫上奶奶去我家吃饭,赏月。”李奶奶正在“祭月”。在院子中央放了一张桌子,摆上几个盘子,盘子里有苹果、石榴、月饼、香蕉等。香炉上插着三柱香,随着秋风吹动不时散发着清香。李奶奶笑着走了过来,“李奶奶,爸妈让我给您送二斤月饼,松软爽口,最适合您老人家吃。”李奶奶接过月饼,笑着说:“我真是有口福,没享上儿子的福,倒享上你们的福了。”从她的话语中我知道她想念儿子了。我连忙安慰她:“他在外挣钱养家也不容易,挣些钱,也不想都扔在路费上。”我说着便牵着弟弟的手和李奶奶一起向外走。

  晚饭在愉快的氛围中过去了,我们和李奶奶在明镜般的月光下畅谈着。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里,家家户户都在边赏月边尝美味佳肴,享受着这人间的浓浓亲情。我想,只有小家团圆了,社会和谐了,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我抬头仰望天空,此时,月亮更大更亮更圆了。看着皎洁的月亮,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几句词浮现在我的脑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神奇美好的月色下,便愿天下所有的人们幸福安康。

  《月圆中秋 悠悠我心》

  夏邑县济阳初中九(2)班  刘婷婷  辅导老师:刘凤云

  当秋风拂过饱经沧桑的玉米地,当流水似的岁月染红了校园里的枫叶,当月亮不再是“断臂维纳斯”那般残缺的美,当越来越逼近的团圆氛围渐渐笼罩着中华大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该记得,这是中秋节临近了。

  放假第二天便是中秋,在此之前的几天,大街小巷是人来人往:有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走亲戚的,有拎着行李急匆匆往家里赶的,还有在精心挑选月饼的……人们急促的脚步声错综杂乱,组成了一支变奏曲。为中秋节的到来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色彩……

  好容易盼到了中秋前夜,想提前领略一下月亮的风采。只见月光淡淡,透着一层薄雾洋洋洒洒的投在地上,没有一丝生气。哎,终究不是十五的月亮,总觉得少了些许韵味,我叹了口气,默默转身走进屋里,心中甚是扫兴。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从床上蹦起来,快速洗漱完毕。拉开窗帘,让清晨可爱的阳光快些住进卧室,顿觉心里暖洋洋的。窗外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家长们在一旁开心地拉着家常话,看起来好幸福啊!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哇,连空气中好像都夹着一股快乐的味道,这是中秋节专属的味道!

  好容易把西边彩霞送走,捧出了东边玉兔,盼望已久的中秋之夜终于上场了。吃过老爸老妈精心烹饪的“团圆大餐”,顾不得收拾桌上“风上卷残云”的局面,我便兴致勃勃地上了阳台去观赏月亮。

  朦胧的天幕中,几颗星星若隐若现。一会儿,羞嗒嗒的移出云丛。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虽然隔着一股寒气,可依旧掩饰不住它独特的韵味,这可为中秋之夜撑足了场面。月光透过纵横交错的树枝,柔柔的洒在身上,幽幽的,使人觉得月亮宛如一位蕊官仙子,正含情脉脉的对自己心爱之人表达内心的依恋。怪不得古往今来的诗人都争先恐后的写诗赞美月亮,把它比作“婵娟”比作“月娥”以表达自己对其喜爱之情。几缕烟雾渐渐笼罩住月亮,独特而不妖娆,含蓄而不失典雅神秘而不失妖俏。

  吃着甜甜的月饼,听着耳边的欢声笑语,赏着无垠的月空,忽然觉得自己好渺小,渺小得像大地上的一粒尘埃,宇宙中的一颗星。但我们应像月亮一样,缩放属于自己的光彩,去为生活中的每道色彩饰上一个绚丽多姿的梦。我不住地思索着……

  中秋月夜,在千家万户团聚的日子,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节日的声音》

  永城市实验中学七(14)班 班梁双 辅导老师:郑颖华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的声音响了,“咚,咚”街边的锣鼓敲响了:“咕咕咕——哗!”饺子下锅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春节又到了,为什么说春节是忙碌的节日呢?因为到了这一天,家里的人包饺子吃,要早起去拜年,家里的老人要收拾卫生,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准备红包,迎接子孙们,还有准备酒菜招待家人,所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忙碌的节日。

  “啪!啪……”烟花放响了,“咕咚,咕咚……”元宵下锅了。元宵节又到了,大家开始张灯结彩,放烟花,人们为了买烟花,买元宵,把商场里挤得水泄不通,广场上,人们开始猜灯谜,大姨大妈们在跳广场舞,热闹极了,忽然,这些声音没有了,远处出现了一片光亮,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人们点燃了孔明灯,人们围成一个圈,看着孔明灯徐徐升起,心里像那孔明灯里的蜡烛一样,暖暖的,吃到了香甜可口的元宵,像是掉进了蜜罐里。

  清明节是一个悲凉日,只听见:“沙、沙……”的声音,这是人们的扫墓声,悲伤、幽凉。传说这一天,鬼魂会到处游走,不能感到温暖,一旦触到暖和的东西,便会魂飞魄散,为了让故人安息,我们这天不升灶,不烧火,不做饭,我们就吃现成的食物。

  “嘿哟!嘿哟……”这是人们赛龙舟的声音,“呼哧、呼哧……这是粽子上锅蒸的声音。端午节到了,一切都变得甜蜜起来,大家吃着香喷喷,甜滋滋的粽子,不知道有多么的幸福。

  “嗞嗞、嗞嗞……”这是烤月饼的声音,八月十五中秋节到了,看着五花八门的月饼,口水都已经流成河了。

  “嘀!嘀……”这是乘赶回家去看父母的儿女的汽车的喇叭声,九九重阳又来到了,思念父母的儿女正赶回家,还记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曾讲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出了作者多么思念家乡的感情啊!

  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是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就不会失去这宝贵的六个节日,也不会失去这些最美的声音。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这六个美丽的节日,我更爱这中化祖先留下的传统美德。

  《端午情思》

  永城市第二初级中学九(1)班 刘梦南 辅导老师:程令

  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很多故事和传说,有着深刻的意义。端午节也是如此。

  什么是端午?人们都在端午干些什么?端午为什么如此隆重?节日本没有端午这一说,那是因为人们为了纪念为正义投汩罗的屈原而设立的。那江面上飞舞着的一艘艘的龙舟,那餐桌上摆放着的色、香、味俱全的十二红,那墙上贴着的花花绿绿的桃符,那床头系着的五颜六色的百索子,那酒香四溢的雄黄酒都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各种活动,现在已成为端午节独特的风俗习惯了。人们用各种各样具有非凡意义的活动来颂扬端午,也正是对屈原和正义的爱的表达。人们受端午,人们念端午;人们受屈原,人们颂屈原;人们爱正义,人们扬正义。

  这些都是端午的风俗习惯,我渴望端午的来临,渴望与妈妈共同度过充满爱意的端午,渴望我和妈妈独特的端午仪式。

  五月是家忙的时候,所以我出门在外的母亲会回家,每天早晨我都早早的站在门口,伸长脖子向外四处扫视,希望能看到母亲回家的身影,最好再带上一些大包小包的吃的。

  明亮的天空上徐徐升起一轮火红的太阳,下面是稻草堆成的草垛,几个孩子在草垛边玩捉迷藏,狭长的小路上,一位穿着相互的农妇拎着一个黑布包缓缓走来。

  我在家中涌起思想的波浪: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她难道不回来吗?窗外,乌蒙的天空上已不见太阳的踪迹,灰色的天空像找不到妈妈的孩子的阴沉脸色。我渴望着,希望妈妈回来“吱——”随着大门的敞开引起来狗的注意。只见它摇着尾巴,箭一般地射向那推门的人,围着她打转,舔着她的裤角。我向外一看,眼睛马上变得炯炯有神。嘴角咧到耳边,冲向妈妈身边,她终于回来了。

  在和妈妈畅谈之下,我有点儿小失落,因为妈妈并未给我带任何的东西,不过这没什么,因为她答应给我包粽子作为补偿。妈妈将青绿的苇叶放入沸水中煮得香气四溢,又将各种粽料调制好备用,然后用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苇叶将粽料包在一起,再用绳子系好。一系列的动作,她完成得是那么完美。

  缕缕香气萦绕在我的头顶,似乎在故意挑逗我,我迫不及待地一遍一遍追问妈妈:“好了没,粽子能吃吗?”终于,我抿着嘴,舔着唇,两眼放光的看着妈妈掀起锅盖,哇噻,一个个粽子温泉泡得好舒服啊!当我剥开一个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粽子,眯上眼睛,弯着嘴角感受着沁人心脾的香气。这时我仿佛嗅到了妈妈的味道。一段段和妈妈相处的美好回忆全都涌上心头,就像那粽香一样久久不能离去。我将这第一个粽子送给妈妈,让她品尝第一份香中甜。

  我吃着粽子欢呼雀跃地跑出家门,也不知什么时候,太阳变得愈发光亮,照耀着整个大地,仿佛万物都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沐浴阳光吧!我走到小河边,望向湖面,水波在风的指挥下挥舞着身姿,闪动着银片。但不见一条游鱼荡起波纹。我洒下一些粽粒,刹那间,游鱼蜂拥而至,三两下粽粒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原来它们这么喜欢吃我妈包的粽子呀!就像我一样,视粽子为美味之王。

  对中华来说,端午是传统佳节;对我来说,端午是亲人相聚;对历史来说,端午是英雄的史歌。

  《端午的底色》

  民权县一高三(8)班  罗冬珂  辅导老师:白韧   

  泱泱大国五千年,传统节日不胜枚举,唯有端午为记一人——屈原。——题记

  “粽子——”清亮的声音穿越大街小巷,随之而来的还有苇叶和糯米的清香。端午又一次来临了!忽然想起,彼时年纪还小,自己是个爱吃的馋嘴儿,春节油酥的果子,端午清甜的粽子,中秋香酥的月饼,都是非常喜欢的东西。大抵是因为过节才吃得上,所以每逢节日,高兴万分,也就知道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纪念屈原。可惜生于北方,北方少河,赛龙舟并不得见,不过,这并不碍了过端午的热闹。端午节发展了千年,粽子已不仅仅只是苇叶的,馅料更是丰富多样,有甜有咸,有荤有素,却不知大家在满足了自己的胃后,观过热闹的龙舟后,是否记得这一切是为了屈原,那个具有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

  春节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伊始,自是十分重要,中秋是为了合家欢乐,团聚一堂,家院赏目,更是乐事,而端午节,在五月五是这个平凡又独特的日子,我们只是为了纪念屈原一人。

  屈原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对于这位妇孺皆知的伟大诗人。我是怀有多深的景仰呀!那一首楚辞《离骚》给后世带来的价值无法估量,他的爱国主义情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启蒙了那么多浪漫派的诗词作者。滚逝的江水滔滔涌去,带走了屈原萧索的身影,却带不走屈原身上耀眼的品性,这端午是因人们怀念屈原而流传千古,这端午也由屈原多了一份浪漫的色彩。不是为了庆贺新岁的开始,不是为了纪念自己家的先祖,不是为了高兴一家的团圆,只是为了屈原。端午节成为了与中国其他重要传统节日并齐的日子,这是我们对屈原的怀念与敬爱,对这位爱国者的肯定,屈原也因此千古留芳,流传百世,丰满了中国传统文化,为历史留下了意义非凡的宝藏。

  年岁稍长,我已不再喜爱那些油腻的东西,独独剩下这粽子的清香味儿,更让我喜欢了几分。屈原那清净的,不愿同污俗世的形象,在我心里更是萦绕不去。

  屈原赋予端午一笔浓郁的底色,使端午节丰满而充实,那色彩被历代人们一直描绘至今日,而且,将继续被描绘下去。

  《记忆里的中秋》

  商丘市第四高级中学二(32)班 王丹莉  辅导教师:丁松     

  记忆中的中秋,是一个温柔的词语,是一拥而入怀的满满的妖柔的月光,更是一个与我相伴数年,带给我无数幸福与思念中国传统节日。

  思绪漫旋,仿佛回到童年……

  中秋节是被秋姑娘带来的,我喜欢中秋,总盼望她能早些来到,就像阴雨天,盼星星盼月亮那样。中秋节的到来,总能忙乱了大人,乐坏了小孩子。初入八月,大人们就开始各家各户地走亲戚,这是老祖宗们传下来的习俗,是历史沉淀出来的精华。走亲戚也是很讲究的,走亲戚必须是在八月初一至初十之间的,晚了可不吉利了。

  小孩子们是最闲不住的,虽然不像春节那样可以得到压岁钱,但走亲戚的脚步闲不住的,走亲戚总是徒步去的,阳光溢满的秋日,沿途经过大片大片的玉米地,大片大片的棉花地,各家摇摇欲坠的柿子更是美的离奇。一切事物黄的更黄,白的更白,红的更红。光色潋滟处童年的世界因你的存在而美丽。

  是你,为我披上美丽的华衣。

  中秋月圆,明月旁呢喃,任思绪盘旋。梧桐树下,窗前倚坐,每年中秋,我与母亲独自过。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对他的思念由于中秋节的到来更像洪水决了堤,无限的思念,像洪水泛滥,电话的那头是父亲熟悉的声音,只是比起以前有些苍老。欲语泪先流,我说不出话,母亲还笑我是爱哭鬼,我脾气暴,但那时我很乖,抱着电话不放开。父亲说,他在陪我看月亮,我抬头以45角度仰望。一轮明月把我和父亲的心连在一起,传递着满满的爱和思念。抱着电话在母亲的怀里恬然入睡。银子般的月光洒下,落在身上,谢谢你,中秋,我为你披上载满爱的美丽华衣。

  时过境迁,有些东西,会随着时间在记忆的截面模糊淡化,直至再也寻不到一点痕迹。而有些东西,则会变得更加清晰,就像烈火烫在胸口美丽的图案,永远也不会被遗忘。中秋,你就像我胸口美丽的图案,永远也不会消失。

  蝴蝶会忘记飞过的沧海,犀牛会忘记夏天的味道,而我则永远不能忘记如百合般圣洁的中秋,在外国文化的冲击下,我想永远守护着你,在金色的浓香里,把爱与幸福传递,把中国的古老文化传承,我们永远都不会放弃你,我们还欠你一个静透光明的美梦如一个永不磨灭的奇迹。

  《正视民族文化 反思传统节日》

  民权一高 高一(17)班   高雅 辅导老师:李旭朝

  如果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浩瀚星空,那么点缀其间的节日,就是最璀璨的几颗明星。民族传统,性格决定了民族的未来,而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决不用谈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正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起到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展现豪情的作用。正是这些节日,才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呈现出坚不可摧的凝聚力,以昂扬的龙之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我们为民族节日唱响的赞歌声中,亦出现了与之不协调的音符,由节日引发的种种反思不绝于耳。

  在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的季节,我们依然不能忘记我们的祖辈,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疼爱、教诲,他们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我们要在这个万物勃发的季节,让他们保佑赐福。清明节即是这样的节日。清明节前一天,古人称为寒食节,即举家不食烟火,以此表现对祖辈的虔敬和哀悼。次日天亮,早带祭祀之品,供奉,添坟,焚烧黄纸以示悼念,一整天沉浸在无限哀思与遐想中。这是只有知道感恩的民族才能保留下来的优良传统,但随着生活富裕,人们趁着这个节,摆场面,比阔气的风气蔓延。不仅烧掉大量的华贵社火浪费钱财,更有甚者引发森林火灾,劳民伤财,引火烧身,甚至是牢狱之灾。这种情形屡见不鲜。表达对先祖的怀念无可非议,为何要以此种不当的方式?况且这样我们的祖先会瞑目吗?

  传统节日很少为某一个人而设,而端午节却是意外,是专门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节日恰可以展现民族豪情和爱国激情。尤其是在抗战时期,郭沫若历史剧《屈原》曾激发了多少中华儿女民族独立的昂扬斗志。在我们这个历来有抗击异族入侵优良传统的民族看来,因屈原而设的端午节尤其必不可少。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却被韩国率先申请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是整个民族的损失。使我们的民族感到莫大的失落。这是否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节日是一个民族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往往蕴含着丰富意蕴溽暑日渐消去,一丝清凉使人顿觉清爽。代表着成熟与团圆的中秋节姗姗而来。往昔葱郁的田野如今满是丰收的喜悦。大地承载了人们太多的希望。当硕果满眼,满月似玉,人们何尝忘记过这种发自心底的喜悦。庆贺丰收吧,更愿家家团圆。人们做火烧,吃月饼,多少人在千里之外面对明月遥思故乡,对家的概念有了深层的理解。但是,当代表团圆与丰收的月饼变了味,我们又该怎样看待中秋节?“天价月饼“化学月饼”不时出现在脑际。我们不禁问,中秋节怎么了?儿时吃着甜甜月饼,看着圆圆月亮的那个中秋哪里去了?

  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莫过于春节,当进入腊月后,年味一天浓似一天,腊八、祭祀、除夕,各式对联和门神将中华大地装扮得艳丽无比。次日就是春节了,此后人们表达慰问,表达友谊,表达尊敬,表达孝心。表面看是继承了民族传统美德,然而这些堂而皇之的理由转眼变成腐败的温床。为利益,为升迁,为金钱,为发展,正常的人际关系走了样,行贿者与受贿得面不改色气不喘,难道我们的民族真如有人所说,进入了全民腐败的时期?难道我们这个刚刚踏上漫漫征途的国家,又要被腐败拉下吗?我痛心疾首,感到不可思议。

  面对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传统节日,我们是否该扣心自问,低头反思,反思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浪费问题,环境问题,食品问题,腐败问题。“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让我们正视传统节日中一系列问题,净化我们的民族传统,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使我们的民族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相信我们的中国梦,决不是空中楼阁。

  《团圆的渴望》

  柘城县李原二中七(2)班  魏自才  辅导教师:位玉想

  中秋节一天天的临近,同学们大都在课间吃着各种馅的月饼。而我心里深深地渴望着能品尝一口从未见过吃的带蛋黄的月饼。爷爷在这个时候虽然也会买月饼,但都是硬硬的那种,我早已吃够。中秋节放假三天,别的同学兴高采烈,而我的心里是多么的不情愿。爸妈外出打工,家里只有我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所以,中秋节对我来说就是掰玉米,没有一点快乐可言。

  爷爷奶奶他们两天前就开始掰玉米了,看着他们疲惫的样子,再看看除了我们三个人以外的空荡荡的家,我明白自己不应该闲着,也不能闲着。因为爷爷奶奶是那么地疼爱我,我应该替他们分担一些农活儿。中秋节的下午,在地里掰玉米的时候,我不小心割破了手,鲜血直流,爷爷飞快地带着我赶往村卫生室。医生包扎之后,爷爷再也不让我下地干活,我不同意,但爷爷还是把我送到了家里,自己一个人赶往地里。我不忍心我们的劳累,在爷爷走之后就又跑往田地。

  在路上,我遇到了堂叔,他开着载满玉米棒的机动三轮车,婶子骑着电动车在后面跟着。我突然想,要是我的爸妈在家多好,爷爷奶奶他们就不会这么累了。爷爷见我来了,吃惊地问:“自才,你咋来了?手还疼不疼?”我说:“没事,不疼了。”然后就用右手慢慢地掰着玉米,一直干到五点多才回家。

  吃过晚饭,爷爷把桌子抬到外面,放好苹果、葡萄、香蕉等水果,还有我讨厌的那种硬硬的月饼。不,这次不一样,居然是我见同学们吃的那种软软的月饼!我顿感欢天喜地。等香燃完,爷爷拿来刀,我静静地在一旁看着。爷爷把月饼切成三块,给我的那块是整个月饼的一半。同时,笑呵呵地对我说:“自才,你不是闹着要吃这种月饼嘛,快吃吧。”我赶紧咬上一小口,哇,还真好吃,便对爷爷奶奶说:“真好吃,真好吃。”爷爷奶奶笑了起来。正当我咬第二口的时候,突然想:“爸爸妈妈他们今天吃月饼了吗?他们又吃过这种美味的月饼吗?”于是,我又把放到嘴边的月饼放到桌子上,爷爷很奇怪我的举动。便问:“自才,怎么不吃了?”我答道:“我想给爸妈他们留一点,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也让他们尝尝这种软软的月饼。”我拿起刀,把我吃了一口的月饼切成了三块,我要给爸妈他们留着。爷爷奶奶他们见我这样没再说什么。吃过月饼,我一个人爬到楼顶,闻着鞭炮的气味,望着天空圆圆的月亮,想起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而我却异常地想念我的爸爸妈妈。此刻,他们在干什么,他们那儿的月亮是不是和家里的一样,他们会吃月饼吗?凉风吹过,我感到一阵忧伤,因为妈妈前两天才在电话中嘱咐我天凉要加些衣服……

  想到这里,眼眶里打转的泪珠,一串串地掉下。院中的枣树早已挂满红枣,我想把那些最甜的留给爸妈,等他们过年回来一家人团圆的时候让辛苦的他们尝尝。奶奶说我的裤腿变短了,我起先不信,在凉风的吹拂下才发现真的变短了,原来自己的个子又长高了。我知道爸妈他们想让我考上大学,所以我加倍地努力,在第一次月考的时候我的总成绩在全班排第二名。我真想跟远方的爸妈分享我的成长和进步,远方的妈妈,你会知道吗?而对他们的思念我不敢也不能对他们说,只能咽在肚里或写在日记本上,因为有次我在电话里不经意对妈妈说了句我想她,她沉默了半天,我可听到电话那头的抽噎声……

  此刻,我多么的盼望爸妈能早点回家,多么渴望一家人坐在饭桌前热热闹闹的。

  《诗意中秋》

  夏邑县实验小学六(6)班 刁可人  辅导教师:董海瑛

  中秋节是我国第二大团圆节日,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含义深刻,意味着美满团圆,因而耐人寻味……

  诗意中秋(一)

  ——话中秋

  话说中秋节,可有一段十分古老而又十分悠久的历史呢!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为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所以又叫月夕,秋节,八月节,八脍,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有记载“秋幕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适中秋夜都要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诗意中秋(二)

  ——品月饼

  因为上作文课时,我们董老师喜欢让我们“实践操作”,所以作为“中秋节”这次主题,老师是绝对不会放过的。所以我们都老早地来到学校,手里提着与“中秋节”含义一样深刻的“月饼”。其他班看着我们班里的月饼,眼都红了,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刚说到“品月饼”这个环节,就“轰”一下全炸开了锅,大家欢呼起来。老师不得不示意镇定。呵!我们可开心了。有几个女生在一起谈论哪种月饼好吃,有的在交换分享着美味,还有的在谈论月饼与中秋的联系。可也有些出神地望着窗外,似乎在想念亲人……此时,我认为手里的月饼格外香甜……

  诗意中秋(三)

  ——诵诗篇

  呵!话说中秋习俗,自然省不了那些名言佳句,那些千古流传的佳话,那些美丽的神话,将成为最美的诗篇!充满了浓浓的诗意呵!诗意中秋!

  例如:“海上生明月,天漄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小时不识月,故作白玉盘”……它们广为流传。

  诗意中秋

  ——终结篇

  呵!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那么有魅力,令人回味无穷。回望中秋,发现它竟如此美丽安详……

  中秋节充满着诗情画意。这是我的诗意中秋。你呢?

  《军营除夕夜》

  睢县董店乡六六湾小学六(2)班 李佳昊  辅导教师:程丽

  我的爸爸是一名海军军官,过年过节在部队值班是常有的事,今年春节也不例外。为了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地欢度春节,我和妈妈不远万里来到辽宁,陪爸爸在部队过年。

  虽然爸爸所在部队我已去过几次,但是在部队过年我还是第一次。爸爸所在的部队依照惯例要举办一场春节联欢晚会,我很荣幸的担任了联欢会的小主持人。当我来到会场,发现会场被军人叔叔们装饰一新,春联,红灯笼,彩穗条儿,中国结,大红福字,场外还有海军部队特有的军旗在风中飘扬,处处洋溢着喜庆和浓浓的年味。

  在掌声与音乐声中,联欢会开始了。我初次在那么多人面前展示自己,内心免不了有些紧张。但是,当看见叔叔们亲切的目光和鼓励的眼神与微笑时,我平静了许多,要把这舞台当作施展才艺的天地,任我尽心挥洒。

  才艺展示开始了。无论自己表演水平好不好,无论自己唱歌本领高不高,大家都依然满怀激情地上台来一显身手。政委伯伯的一曲《走进新时代》更是把联欢会推向了新的高潮。整个晚上,节目不断,掌声不绝……我们唱歌,我们跳舞,我们游戏,每个人都尽情的开心,抛开了一切烦恼与忧虑,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转眼间,龙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了,我们又在一起吃饺子,这些饺子可都是军人叔叔亲自动手包的。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我突然发现有些叔叔边吃着饺子,边流着眼泪,我知道那是思念家乡的泪,那是想念亲人的泪。

  在走廊上,我看见一个叔叔在打电话,一定是在给远方的家人报平安。他的声音略有些颤抖,眼睛里不断有泪花涌出,终于叔叔忍不住哭出了声。看到这一幕幕,我的内心有些颤动,眼眶也模糊了。虽然我还小,不能完全体会出那份游子想家的情感,但我知道,叔叔们的心中一定是那样的酸楚,一定是那样的怀念在家的日子。

  是啊!谁不想家啊!此时此刻,我想对叔叔们说,虽然你们无法与父母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在部队里,春节更让你们感受到了战友情,志爱,这难道不是一种如家庭般的温暖吗?

  军营除夕夜是如此的令我难忘!

  《中秋里的思念》

  商丘市实验中学高一(4)班 黄雅敬  辅导教师:皇甫晓晓

  我总觉得今年的秋天不如往年那般……

  秋天刚到,空气中便弥漫着一种凉入心脾的气息,落叶就像刚挣脱母亲怀抱的孩子,在空中随风起舞。

  今年的中秋又到了,本是一个合家团聚的日子,但我却感到了孤单,我想起了母亲的身影,不知不觉间泪水滑过了脸庞。唐代诗人李白有一句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看到高高挂在空中的圆月时,内心总是充满了思念。有人曾问过我:“是月亮最高还是柱下的灯最高?”我回答:“当然是月亮喽!”她又问:“为什么?”“因为月亮永远是最美最亮的。”灯光虽亮,但它有时会刺伤我们的眼睛,月亮是自然之美,是纯洁之无暇的,它触动了我们最柔软的那根弦,它将远方的祝福带到亲人身边。

  古人的感情是浓烈的,他们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特别有纪念意义的一天,形成了一个传统的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凝结着古人的智慧,让我认知人情世故的美好,让我懂得珍惜身边的亲人。我与母亲之间的相处,向来是维持着一种看似“和谐”的关系,表现好时她会称赞,犯错时也会责骂,甚至“动手教育。”我当时很气愤,之后气消了又念起她的好。别的姑娘成天黏着妈妈,甜甜腻腻的,我却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当这一刻,一轮明月挂在天河,月光映照在凉凉的大地上,再次想起母亲时,我才发现那思念的味道像药一样苦涩。

  我是真的想念您了,母亲!中秋节这一天,无聊的躺在沙发上,手握遥控,注视着眼前的电视屏幕,不经意地看到电视上的字目:“恭祝全球华人中秋快乐。”我顿时双眼模糊,也许有千千万万个华人在“举头望明月”吧!不在亲人身旁,他们是怎样度过这么一个难忘的中秋呢?可能每个人都在不停的忙碌着,做着不同的事情,但他们唯一不变的是对亲人的爱与思念。仰望这漫天星河,在夜空中仿佛就住着自己那朝思暮想的人,看上一眼,就会了却相思之情。正因有了这个节日,即使身处天涯,也要想方设法来回奔波一趟,回家探望。全家围在一起赏月,唠家常,一股幸福洋溢在众人周围,彼此变得更加亲密。

  感谢分离,感谢古人,感谢中秋,让我明白亲情的珍贵。我们不能没有中秋,因为这凝结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智慧和情感。中秋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民族的文明底蕴,我们应该去珍惜,因为它,整个民族紧密地联系起来。此刻再次举头望月,心中的凉意消散了,在内心深处也升起一丝丝的暖意。

  说来也很神奇,每当八月十五这一天,我看到的都是一轮明月悬挂在夜空,周围泛起光芒,几片云彩飘过,心中的思绪便跟着那几片云遨游徜徉。这时,我想起了那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一天,孩子们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托着腮,仰望着夜空,思绪飘远。他们会想起远方的亲人,在庭院,吃着月饼,互相诉说着简单而又浓厚的思念。

  《幸福春节》

  民权县第一初中904 袁航  辅导老师:张献兰

  过春节,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春节,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春节,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意义非凡。我的家乡过春节,就有许多习俗。

  在春节来临的前十几天,学生都放假了。大人们开始忙着置办各种年货。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喜气洋洋,商铺门前也是“大红灯笼高高挂”。

  这是春节来临的序幕,而真正的高潮是在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早上,人们吃过饭后,就开始忙着贴对联、窗花,挂中国结。在贴对联时,往往都要放炮。因为没有固定时间,所以炮声是此起彼伏,源源不断。到了晚上,人们早早地打开电视机,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晚会开始了,在主持人充满喜悦的新年祝福声中,人们情绪激昂。

  在看节目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吃着各种年货,包着美味的饺子。节目很精彩,有幽默的小品,让人忍俊不禁;有美妙的舞蹈,让人惊呀不已;有悦耳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时间就这样在欢笑声中滑过,当主持人数着新年倒计时时,我和爸爸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当主持人倒计为0,一颗烟花放在空中,在瞬间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烟花仿佛是一颗美丽的莲花展开了花瓣。这时,一颗、两颗和无数颗烟花从烟筒中喷发,像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开空大发盛花开放。五光十色的火花引起我的遐想,思绪被带入远方。幸福生活,幸福春节!

  在大年三十晚上,还要守岁。我也守过,但终究还是贪睡,从没有守完过。我想今年过年一定要守完,为家人。自己以及别的人祈福。

  大年初一,一睡醒,便有鞭炮声响。其实,一夜都未熟睡,因为总有礼花声响打扰我。妈妈盛好了饺子,像往年一样,先让我给老人送去。当我送给爷爷奶奶并给他们拜年时,他们很高兴,给了我一个红包。妈妈包的饺子皮薄馅多,咬一口,哦,是爱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我们家乡还有这样一个习俗:当自己家人在外没回家过年,仍要为他盛一碗饺子,这样做吉祥。

  春节里有太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在祥和的春节里,人们辞旧迎新,迎来了春天,人们相信,全新的开始一定会带来一年的幸福和好运。

  幸福春节!

  《爱与忧》

  夏邑高中高三(4)班   刘雨晨  辅导老师:王菊花

  我常常做一个梦,梦见自己沿历史的长河溯游而上,去寻找心中的那片桃片源我们的传统佳节。

  梦里,我在清明的烟雨蒙蒙中,游赏着百紫千红的乱花,或是去先贤的墓前酹酒一樽;梦里,我在上元的烟火万千中,追求那清丽的花灯,或是在灯火阑珊处独赏新上柳梢的明月;梦里,我在端午的千舟竞渡中,用汩罗之水去酿一壶雄黄酒,或是于洞庭湖的水波落叶中泛一只轻舟;梦里,我在重阳的秋高气爽中,登高赏菊,把酒东篱,用一支茱萸寄托自己的思念。

  我还梦见自己到了周代,三月初三的时候去踏青,去经历一场出其东门,有女如云,邂逅相遇,投桃报李的爱情;梦见自己到了汉代,腊月初八之时去观赏巫师古老的祭祀和舞蹈;梦见自己到了南唐,七月初七和李煜一起怀想喜鹊填河,银汉迢迢,或是看巧手的女子刺绣乞巧……

  但是,桃花源终不可寻,这些毕竟只是黄粱一梦……而现实,却让我对传统节日的未来倍感忧虑。

  如果说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的话,那民族传统节日便是民族的枝叶和花朵,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直接表现形式。但现在,我看到三种怪象,如同三根毒刺,刺在我们的花朵之上。即过洋节,不懂节和乱过节。

  过洋节——即国人盲目崇洋跟风,比如万圣节,圣诞节之类的“洋节日”洋节不是不可过,毕竟传统并非盲目排外。这点鲁讯先生在其“拿来主义”中说得很清楚,洋节中的那些有益的元素,比如那些感恩的精神或是那些信仰和敬畏之心,我们都可以“拿来”;而那些“万圣节”“愚人节”之流,其中许多元素与我们的传统精神背道而驰,还是别模仿为妙……

  不懂节——即现在许多年轻人说起洋节头头是道,却对传统节日习俗知之甚少。这其实也不完全是年青一代的错,自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文化伴随着经济大量涌入我国,而政府在前些年只是重视经济上的借力发展,却无意间忽视了西方文化传统文化的冲击。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些,并以重视传统节日为契机,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宣传。我相信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让传统节日承载的传统文化重新深深扎根于所有国人的心中。

  乱过节——即有些人说起传统节日,只关心“这节吃什么”,“放几天假”,其他一概不管。如果说其前句所言不懂节是忘其形,那这“乱过节”就是失其魂。何者为魂?情感为魂!传统的节日无一没有其独特的情感寄托,而当今社会呢?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可以说真的达到了“天涯若比邻”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远了。社会似乎越来越冷,长此以往我们民族的“花朵”又怎能常开不败?唯有让人心温暖起来,筑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之桥。否则,没有情感的传统节日,便是有形无魂的行尸走肉!只能吃点不同的食品,逍遥几天当过节,谬矣!

  对于祖国的传统节日,我怀着由衷的爱,但对于它的未来,我却感到常常的忧。为弘扬我们的节日文化,我愿将爱与忧化作火光,却照亮民族文化的万里长空。我相信,当越来越多的火光汇聚起来,全世界都会看到我们民族“花朵”的美丽与闪亮!

  《年之味》

  商丘市回民中学高三b12 熊舒婷 辅导老师:马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目,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绘的是几百年前的大诗人王安石眼中过年时的美好物景。春节真是一个美妙的节日,对我来说记忆中的年的味,年的色,年的意蕴,真是让人品不够,赏不尽,回味无穷……

  每年临近年末的时候,街上的行人便早已络络不绝。人们开始忙于购买年货,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大街。只要你“荷包”充盈,想买什么都行,可是春联、鞭炮、新衣和各种肉类蔬菜则是必购之物。而各种肉类中“鱼”也是各家必定会买的,因为“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的好彩头。

  除夕那天家家都早早的包好了饺子,以备晚上全家人共同享用。还要早早贴上春联,并特意将大大的“福”字倒过来贴,以“福”倒(到)了的谐音,期盼福气的来临,家家已都挂上红红的灯笼,希望下一年的日子能过的红红火火。

  大年三十的晚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热闹的,家家户户充满了共享团圆饭的欢声笑语。外面的烟火爆竹声更是此起彼伏。清脆的爆竹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美丽的烟火使人目不暇接,把除夕之夜装点的分外美丽,年的氛围更浓了。

  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嗑着瓜子,收发着充满美好祝愿的短信,欣赏着精彩的春晚节目,其乐融融。有时,大人们一桌麻将能打到凌晨,我们小孩子则一二十人一起结伴出去游玩。乡村的夜晚寒风阵阵,但这些毫不能影响我们夜晚出游的兴致。我们在地头生起了暖暖的箐火。开始表演节目——唱歌、讲笑话、背诵古诗……我们那阵阵的欢笑声,温暖了除夕的寒夜。

  四点来到,炮声便又四处响起,这在我们那被称做“开门炮”放过后,小孩们都争先恐后的把大人们煮好的饺子给长辈送去。因为这样可以收到压岁钱,回到家里,一家人转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说着一些互相祝福的话,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过了除夕便是初一。早饭过后,大人小孩都穿上新衣,喜气洋洋,精神饱满地开始了走亲访友的拜年活动。中午,亲朋好友便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体味着亲情的温暖。而此时最高兴的便是我们这些孩子,因为只要对长辈说些恭祝新年的吉祥话,便可得到大把大把的压岁钱了……

  过了十五便意味着年的结束,于是我们便又祈盼着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过年,承载了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过年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好的期望,这个美好而温馨的节日已经熔铸于像我一样的所有中国人的心中。而那些曾被我们品尝过欣赏过的属于我们的年的味,年的色,年的意蕴,也将永被我们所铭记。

  《幸福中秋》

  市文化路小学五(3)班 郭航辰 辅导老师:王丽梅

  我们中国不但地大物博,节日也是多种多样,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中秋了。

  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前。哇!好丰盛晚餐!红烧鱼、可乐鸡,还有爸爸的拿手菜——拔丝香蕉,主食就是美味的月饼了。月饼的品种可真是五花八门,枣蓉、红豆沙,还有芝麻酥,真是五花八门,每种月饼都香甜四溢,让人垂涎三尺。我们还举行了“吃月饼大赛”,看谁吃得快。妈妈依然是细嚼慢咽的“淑女范”,我是狼吞虎咽的“大侠范”,而爸爸吃得比小鸡啄米的速度还要快,最后获得了冠军。

  晚饭过后,我们来到阳台上。此时的月亮是如此的皎洁,它比圆盘还圆、比灯还亮、比水还清、比林还静。它就像一颗夜明珠高悬在天幕中,金黄色的光辉洒向神秘的大地。那些调皮的星星比平时更亮、更美,陪伴着月亮,裁歌裁舞,我被这奇特的景色陶醉了。

  临睡前,我和妈妈下了几盘军棋,我用迂回战术把妈妈“杀”得落花流水,好过瘾呀!

  中秋节,家里的人在一起吃饭,一起赏月、一起娱乐,真是开心呀!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和甜蜜。

  啊!美丽的中秋节。你的好是团圆,你的美是月圆,你的香是月饼圆,你的幸福是中国圆!

  《中秋之夜》

  商丘实验小学分校五(12)班 黄智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傍晚,我和几个小伙伴相约赏月。终于,夕阳的余辉慢慢消失,马路上灯火辉煌。月亮已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发出了淡淡的光芒,照得星星不断地眨着眼睛。随后,颜色由淡黄色成亮黄,由亮黄变成了皎白,最后,她猛地一窜,便到了半空。顿时,天空被她雪白的光芒映亮了一半。粗观月,只看见月亮颜色的变化。细赏月,却能望到那月亮上的传说,仔细着!那图案像一棵桂花树,树下站着美丽动人的嫦娥和正在捣药的玉兔,旁边还有一只蟾蜍正在吞云吐雾。而实际上,月球上的图案是一颗颗坠落的小陨石在撞击月球时形成的“月陨坑”。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轻轻撒下一缕银沙,大地银妆素裹,走进花园、鲜花变成了银色,小草也变成了银色,一阵微风吹过,一丝桂花香扑面而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啊!那香气霋那间弥漫在我的心田,让人回味无穷。 池塘边,月,倒映在水中,几只俏皮的小鱼不停地游过来碰下“月亮”,“月亮”碎了,小鱼们吓得四处逃窜,几分钟后,她又完好无缺地出现在水中,令小鱼们惊叹不已。

  秋天的夜,幽静而美丽,在阵阵秋风的吹拂下,耳边不时传来一声声蛐蛐的小唱,夜已渐深,小伙伴们陆续散去,月亮静静地挂在空中,越来越亮,越来越迷人。

  我喜欢中秋节的意境,它能带来新的感受,新体验,新的回忆,容我在这个充满美景的夜晚,悄悄的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吧。

  《欢度除夕夜》

  商丘市睢阳区胜利小学五(3)班 张子洋  辅导教师:边春华

   “过年啦!”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人们除去了上一年的疲惫,迎来了新的一年。

  除夕之夜,我们全家人正围在桌前津津有味地吃着年夜饭,突然听见从门口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我打开门一看,呵,原来是邻居在放鞭炮。我终于再也不忍不住了,抱起桌子上的烟花,拿起打火机就往门外跑,像一支离弦的箭。爸爸见我走了就紧紧跟上了我的步伐。

  我一路小跑来到小广场,爸爸紧随其后。再看看手里的炮!已经是七零八落了。爸爸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心里未免有一丝失落感。爸爸见我难过的样子,便安慰起了我: “你在这等着” ,爸爸说,“我再去给你买。”爸爸走后,我左右溜哒,终于,爸爸回来了。看到爸爸手里的烟花,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笑得花枝乱颤。

  这时,我点燃一个“窜天猴”。只听见“嗖——”的一声,这只“窜天猴”便朝天冲去,过了几秒钟,便炸开了,红色的火花四处飞溅,又像一朵朵散开了的红色小野花。时间不长,它便消失了夜幕之中,我真是乐不可支!

  接着,我又点燃一个“天女散花”,一下子便冲上天去。与“窜天猴”不同的是,“天女散女”的颜色有很多种的,一会儿像一只小狗,一会像一头牛,一会儿呢,又变成了一匹骏马,奔腾在空中。其他人的烟花也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格,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把天空绚染得五彩缤纷。

  在烟火声中,我度过了欢乐的除夕夜。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商丘市前进小学三(5)班 扈丁文  辅导老师:金博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起源于唐朝,到了明清时期,就成为中国“民俗大节”。这是人们一直都认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小时候,妈妈总给我讲嫦娥的故事,我听了许多遍,可还是听不烦。只要是关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觉得新奇,总向往着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去,飞到月球上与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中秋那天晚上,月亮是那样的圆。人们总是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十六圆,星星也是那样的多,那无数的星星围绕着圆月。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看电视上的中秋晚会。许多人由于工作忙无法与家人团圆,当他们站在窗前凝望月亮时,可能会想起李白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思乡、思亲,对月亮总有说不完的话,那是因为月亮里同样塞满了对亲人的思念,怪不得月亮是那样的圆。月饼也象征着团圆,每当人们吃月饼时,不仅是在品尝月饼那香甜的味道,更多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同时更享受到亲人给的爱是那样温暖。

  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老奶奶来。她那慈祥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起老奶奶来,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老奶奶好像也在我们身旁和我们欢度佳节。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这不正应了这句话吗?

  凝神望着明月,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台湾的小朋友。海峡的另一边是台湾,台湾的小朋友们也一定在想念我们大陆的同胞吧!我们虽然分离两岸,但是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心是相连的!在此,我想委托月亮姐姐带上我的祝福,带上大陆人民的祝福与想念,送给台湾的同胞们,让皎洁的月光照亮他们,照亮他们的心窝!

  中秋节的月亮,圆又圆。中秋节的月饼,甜又甜。我爱中秋节,更爱中秋节团圆的快乐气氛!

  《圆·圆·圆》

  民权县实验小学六(1)班 赵艺菡  辅导老师:宋春霞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饼圆圆月儿圆。赏月尝饼合家乐,团团圆圆日子圆。”儿时的歌谣随着微风时常飘进我的耳朵,常常手指悄悄打关着节奏,嘴里小声哼唱几句。觉得格外轻松,愉快。

  瞧!中秋节来了,它还带来了圆圆的月儿,今天的月亮格外的晶亮圆润。似诗中的白玉盘,似童话中的魔法碟。圆月是合家团圆的象征,这天的她,像含羞的新娘子一样漂亮,戴着头纱,在微风中妩媚地眨着迷人的眼睛,让人看得都惊呆了。然而可爱迷人的月儿还不满足,她踏着优雅的“猫步”,围着“舞台”缓缓而行,怪不得大诗人的名诗中都有她的影子呢—— “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坐在月光下的我,手里拿着圆圆的、甜甜的、香香的月饼。因为吃月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且,听大人们说,吃月饼还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从小我就喜欢吃月饼,因为我要把好多的“吉祥如意”都吃到肚子里。妈妈说,她小时候的月饼种类少的可怜,现在就多了,豆沙的、水果的、伍仁的、牛肉的……真是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品尝着月饼,觉得心里甜滋滋的,像蜜一般。

  中秋还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大家从四面八方匆匆忙忙地、快快乐乐地向家奔去。中秋节,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觉,真的很特别,有种说不出出的味道,让人无法抗拒,更无法忘却……

  中秋节,月圆、饼圆、人团圆。那份甜蜜,在心中荡漾,仿佛在心头上涂了一层蜜,中秋节,这个神圣的节日,真的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足迹。

  《爱在重阳》

  民权县一初七(17)班 朱孟珂  辅导老师:冯爱玲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的重阳节又到了。今年的重阳节,我和弟弟心中的“小算盘”早早就打好了。

  重阳节这天,天高云淡,我们一家早早就赶回了老家。弟弟和我还未进门就扯起了嗓子:“奶奶,奶奶、我们回来了!”奶奶见到我们一家,喜出望外,一手扯着我们一个,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说我和弟弟又长高了,吃胖了,还不时的用手抚摸着我们的头,那种幸福感对奶奶来说简直就是无与伦比,空旷的小院里也充满了欢声笑语。也许,孩子们的笑声就是她最美的享受,奶奶脸上平时布满的皱纹也舒展了很多。

  我拥抱着奶奶,神秘地问:“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奶奶疑惑地说:“嗯……嗯,不是你们几个的生日,再说也不是其它特别的日子呀!”我见奶奶真的不知道,神气的说道:“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老人的节日。”奶奶恍然大悟:“我们老人的也有专门的节日呀?”弟弟接着握拳高呼:“尊老敬老,从我做起!”还真有点演讲家的范儿,逗得奶奶笑的直合不拢嘴。我仰起小脸:“奶奶,我给你洗洗脚吧!”奶奶还真有点受宠若惊:“好孩子,以后能记着奶奶,多回来看看奶奶就行了,洗什么脚呢?”我撒娇地说:“不行,不行!我今天就得让你享享福!”这时,弟弟已经打来了一盆热水,我摸了摸水温刚好。我把奶奶的脚轻轻放进水盆,当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脚时,心里不禁一颤,原来奶奶脚是那么粗糙,脚面上露出一条条蚯蚓似的青筋,粗糙干瘦,脚底布满了厚厚的老茧,硬硬的,我忍不住用毛巾一遍遍地给奶奶揉搓,奶奶一声不吭,静静地看着我把她的脚拨弄来拨弄去。我边洗边问奶奶:“舒服吗?奶奶。”奶奶笑着说:“哎呀,太舒服啦!我一辈子也没享过这么大的福!好啦!好啦!”“妥儿嘞,齐活儿!”我半开玩笑地说。小院里又回荡着我们的爽朗的笑声。

  我喜欢重阳节,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陪伴老人过了一个温馨的节日,不仅继承了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也深深地传递了家人间无限的瘟暖。“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也许蕴含着一个美好的约定吧。

  《福气饺子》

  民权和平路学校八(2)班 朱会芳  辅导老师:王光启

  “当、当、当……”新春的钟声敲响,除夕之夜的欢腾气氛到了顶点。我们一家人都迫不及待地以各种方式使满墙满地的欢乐气球发出噼啪噼啪的爆竹般的声音,一时耳朵充斥了脆响。待响声渐渐稀落,有人还意犹未尽地到处寻找未“消灭”的气球时,一阵浓浓的诱人的香味将大家都俘虏到了餐桌旁——吃饺子啰!

  按照我家的传统,今年的“福气饺子”是黄瓜馅的,与其他韭菜馅的饺子混在一起,谁吃到了它,谁来年就最有福气。一盘饺子上桌,每个人的眼睛都睁大了搜寻着,似乎没有发现“异常”的饺子。小弟最先沉不住气,夹起一只饺子咬了一口:“真香!”大家纷纷吃了起来。一盘饺子逐渐见底了,那个“福气饺子”还未出现。

  只有两盘饺子端了上来。这回我想了个招儿,拿了个空盘子过来。“盛得太满了;饺子容易黏在一起。我来分一分。”我说着,拿筷子在盘子里拨拉起来。这个不是那个也不太像……

  忽然小姨一声喊:“啊,我看见啦!”她飞快夹起一只饺子放进自己的碗里。“是不是?”“快咬一口看看。”……大家七嘴八舌地嚷着盯着那只饺子。小姨也有些拿不准,轻轻咬了一口,“唉呀,是——”大家都瞪大眼睛,小姨笑了一下,“是就好了。”“嗐——”我又在盘子里拨拉起来。小姨,小舅也沉不住气了,几双筷子一齐伸进了盘子里。“可疑”的饺子一个个被挑出来,又一个个被否定。我吃假“福气饺子”都快吃饱了。

  两盘饺子只剩下一小半,个个一看就是货真价实的韭菜馅儿。“我只在里面包了块黄瓜应该很容易认出来……”妈妈嘀咕着。姥姥也说:“饺子全煮完了,应该在里面呀。”“会不会有人吃了故意没说?”小舅打趣道。大家都笑了。

  “哈,大家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同时也都发现了那个明显与众不同的“福气饺子”。姥姥,您漏煮饺子,还误报“军情”,罚您快去把这个饺子煮了,再把那个“福气饺子”吃了。“我咯咯笑着嚷道。

  “不,要不干脆别煮它了,把它放在桌子上明儿大年初一,我们每个都看看它,就人人都有福气了。”姥姥说。“也好,反正黄瓜馅儿饺子一定不好吃。”我一句话,大家都乐了。

  我不知道这“福气饺子”是否真能给家人带来好运,但至少它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其实,用姥姥的话说,我们一家人能聚在一起欢欢喜喜过个年,就已经是福气了。至于来年个人的“福气”只有随努力而来啦!

  《使得,使不得》

  宁陵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22)班 王梦欣  辅导老师:葛玉卿

  窗外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我从梦中惊醒。当我起床时,发现家人都起来了,小弟弟都吃上饺子啦。我拿起牙刷牙膏刷牙,刚把满嘴的漱口水吐出来,“使不得,使不得!”奶奶就端着盆子过来了,让我把水吐在盆子里。“新年新气象,可不能败家,这可是头一天啊,要节俭,来,把水吐在盆里。”呵,还有这一说,奶奶可真逗,不过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中是得节俭。

  等我洗漱完,则端起饺子往嘴里送,“吃口馍,吃口馍”。“哎,使不得。吃馍扎实,一年中健健康康的。”奶奶边说边把馍往我嘴里塞,还夹菜往我嘴里塞,还夹了几个豆芽,看着我吃不下去时,奶奶的脸上有了笑容,“发芽发芽,这一年呀,一定会长高的,呵呵……”奶奶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满意的走了,看着她的背影,我小声嘀咕:“会长高吗?”没仔细想,端起饺子大快朵颐。

  我们刚吃过饭,就有人前来拜年。当小叔和爸爸给爷爷磕过头后,对奶奶说:“娘,给您拜个年罢!”“使不得使不得,”奶奶连连摆手,“哪天坐上去再磕!”而当邻居前来拜年时,奶奶也这样说,小弟弟不明白了,奶声奶气地问:“奶奶说什么?”奶奶满面红光,把弟弟抱在腿上说:“拜节拜节,拜的是已去的人啊!”弟弟仍是摇头。“来姐姐这里,”我想给他抱下来。“使不得使不得,”奶奶拍着弟弟,“孩子屁金贵,还沾了喜气呢!”一老一小一脸堆满了笑容,我也喜气洋洋。

  一个上午过去,来我家拜年的人少了,大厅里有些泥土,我拿起扫帚想要打扫干净,“使不得,使不得!”奶奶的未尽的声音传来,扫帚已被她拿在手里,“财进家门聚宝盆。这可不能扫啊!”说着,已将门口的土扫进了屋里,“一年的财运都在这里啰!”看着奶奶的行为,我深思了,一年的财运都在这里吗?呵,这是传统习俗啊,奶奶常说,以前啊,她盼一日又一日,才盼到春节,也就在春节,一家人才有了时间聚一聚,乐一乐,这是一个“盼头”啊!

  我们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最有意义,在春节,我们置年货,穿新衣,吃美味佳肴,是人们劳累了一年,放松的日子。传统节日,有着两层含义:一是我们对过去的一种尊重和敬仰,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我们可以重温历史,重感辛酸幸福,是对过去的缅怀;二是我们心灵的一个假期,在忙碌的日夜里,传统节日是我们放松自己的佳期,是学习过去的经验,重新出发的起点。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发亮点,保护传统节日“使不得”;对传统节日的不在乎不甩手“使不得”,弘扬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对这些习俗的保护坚决“使得”,发扬传统精神里的精华,也是必须的。所以,在日后的传统节日里,送个祝福,送句问候,也是必须“使得”的,为了我们的传统节日,让我们共同庆祝吧!

  新年快乐,必须“使得”!

  《“捡”起我们的传统节日》

  民权县高级中学高二自强班 杜新梅  辅导老师:安钢

  有人说,中国传统节日是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当2005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我们就应该警醒了,就应该努力找回那些我们遗失的传统节日来捍卫我们国家的尊严。

  传统节日是传统的,它们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文化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当灵魂缺乏了它的载体,它就会变得越来越淡。我们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依附的载体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当传统节日的意义被我们渐渐遗忘,那么我们的文化又从何而来呢?“春节”首先出现在五代十国蜀后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中,它代表一个和谐,温馨的场面,这是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同时,春节是一种典型的教育,尊老爱幼的文化,但由于无法团聚的人越来越多,尊老爱幼也成了“隔空对话”,春节还有什么文化味道啊?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华,越来越缺少文化。

  传统节日是我们沟通文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春节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 ,在这天人们聚一聚,聊一聊,深华一下感情,而传统节日无疑就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现代人也许是早已不记得传统节日的崇拜对象如初始起源了,但是,我们的感觉还在:我是中国人,所以我要过节。“去年元宵夜,花市市如昼”的元宵,“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符”的春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中秋,以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它们是诗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缩影,是游子漂泊他乡对故乡眷恋的写照。传统节日反射了人们的情感,更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核。所以,我们要把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情感挖掘出来,要把中华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江苏省过中秋时有个奇俗叫“摸秋”,就是在中秋节那天晚上可能到别人家地里去偷点儿小东西,人们约定俗成地过一下“偷”瘾,人性的缺点在这一天得以释放。这样就能为平淡的生活提供一点儿小波澜,使其充满中华文化的味道;又为这个节日增加了它的价值,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因此,保护传对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节日蕴含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是增强中华民族聚力和亲和力和重要条件。

分享到:
文明简报
中国文明网联盟
商丘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k8凯发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